新闻背景:
近来,天赋基因检测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陆续推出相关服务。然而,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随意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许多检测机构并不具备检测能力,所谓检测只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
莫要迷信天赋基因检测
根据报道案例,花费1980元在电商平台上下单一个天赋潜能检测项目,按照说明书将采集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寄送给指定的检测机构,就能为4岁的孩子做一份天赋检测报告。这份报告长达14页,涵盖了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多项指标――看起来专业程度是拉满了。但实际上,这类天赋检测的权威性、科学性非常可疑。【详细】
客观讲,当前很多疾病确实可以在基因上找到“肇因”,并通过某种干预加以预防、诊断、治疗。问题是,人的“天赋”“性格”这类词汇带有社会学性质,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难说清它们与基因之间的复杂关系,遑论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了。此外,一个人的成长受内部基因和外部环境综合影响,我们很难量化基因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因此也不能得出基因与天赋之间的强因果关系。【详细】
本质还是无从安放的教育焦虑
那么,为何还是有部分家长会相信这种可疑的天赋检测?非常现实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家长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教育焦虑,就像不少家长会一味地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一样。这类天赋检测生意,不过又是一把围绕教育焦虑精准挥向家长们的锋利镰刀。【详细】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看,一纸基因检测结果绝不能作为决定孩子人生的“说明书”。要看到,家长过于注重天赋之类的说辞,实际上是对孩子自主性的某种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更进一步,人生因经历而丰富、因多样而精彩,过早给孩子打上单一的兴趣标签,无疑会窄化他们的成长路径,进而限制其自由绽放、健康成长。【详细】
不靠谱的检测能否明确禁止
对于基因检测,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监管。一方面,对预防和筛查重大疾病、传染病的基因检测,从制度层面应该鼓励和规范。另一方面,对目前不靠谱的天赋基因检测,该禁止的要明确禁止,防止其误导家长,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详细】
全社会当树立这样一种认知,即基因并不决定一切,要警惕不法商业机构以基因检测之名行骗人骗钱之实。家长也应学会“放手”、适时“松管”,少一些外部设限、多一些同向而行,鼓励孩子在自由探索中收获更多学习的乐趣,“解锁”更多人生的技能。【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
V视角:
@谭浩俊微财经:如果天赋基因检测如此简单、如此有效,可以直接去拿诺贝尔奖了。
@鑫鑫向荣的保险人:不要轻易给孩子做什么基因检测,机构鱼龙混杂,检测报告大多是粗制滥造的。
@优柔寡断88:这是在测家长智商吧?
@snake_pig:通过DNA来测天赋,总觉得很玄学;要是心理测试,可能还有些科学依据。
@Timwood:这和“科学算命”有什么区别?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天赋不是这样测的!多年来,不同商家围绕广大家长的教育焦虑,精准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伪科学产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天赋基因检测不过是最新的一种“智商税”。披着科学的外衣来掏家长的钱包,这确实很有隐蔽性,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而对监管部门来说,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多方联动,重拳打击,不能给骗子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