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不能“短”价值

资本角色

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针对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开展专项行动。围绕短视频乱象,集中整治三类突出问题: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展示不当行为问题、传播错误观念问题。

摆拍制作、发布涉民生谣言;使用人工智能编造、拼接内容;利用大学生名义搞“软色情”信息;散布错误婚恋观,故意制造性别对立等等突出问题,都被中央网信办逐一“点名”。

凡此种种,都是短视频失去“营养价值”的重灾区。“注意!”“小心了”“警惕”“家人们!”这是短视频生产不良内容的预警。

不知何时起,大黄字幕配上简单粗暴的“采访”,短视频就升级为不负责任的“新闻”。

这种PPT“新闻”5W要素齐全,内容真假不定,标题耸动抓人眼球,一经问世就横扫各大平台,不管真假,不分对错,分分钟成为传播顶流。

看过没有价值的甚至是假新闻的人,往往都会迸发一种共鸣,“没有新闻可以不发”。

随着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下场新闻短视频,新闻短视频生产者除了专业的媒体机构,还混杂了不同的主体。

任何互联网上的新鲜事,一旦加上大黄标题与情绪化的配乐,都成了新闻短视频。每个人手拿麦克风,每个营销号都是“客户端”,内容泥沙俱下,虚假信息泛滥让人不堪其扰。

唯流量的短视频内容,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纯粹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而一味地迎合,在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虚张声势的同时,还将非科学、非理性的错误价值观根植其中。

短视频不能“短”价值

男女对立、阶层对立、恐婚恐育,往往都成为短视频聚焦的顶流。如果不加以整治,只会让网络生态乌烟瘴气,让社会上戾气加重,让人们离正能量越来越远。

短视频兴起,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守住真善美是底线。形式可以诙谐幽默、内容可以五花八门,但不能逾越底线,更不能突破公序良俗、违法违规。

平台是流量市场的幕后推手。以流量论英雄、以算法论高低,致使短视频生产的导向本末倒置。绝大多数自媒体的创作者顺着平台规则, 算法推荐什么、流量给什么,就义无反顾地做什么,成了流量的附庸者。

因此,短视频内容导向治理,既要对症“面子”上的假新闻、软色情、低俗人设、性别对立等问题,又要深入平台运行机制、大数据算法驱动、价值观树立等“里子”上的问题。

平台要履行职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内容创作者、发布者要遵守平台规则,彼此各司其职。

短视频并非等于毒害大脑娱乐至死的洪水猛兽,但如果流量倒灌而沦为价值洼地,总有一天不会再被大众所喜闻乐见。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杭州车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