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间,中国银行(601988)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该行通过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额度和发行安排”有关议案,拟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TLAC非资本债券是一类创新型债券品种,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行是我国首家公布此类债券发行计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
业内研究人士预计,四大国有银行近期或将陆续披露TLAC非资本债的相关发行计划,随着监管此前公布的2025年初达标要求时点逐渐临近,预计四大行将适量发行此类债券,此举也将增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
国内首单TLAC非资本债即将面世
根据中国银行公告,此次拟分批发行的TLAC非资本债券,将用于补充中国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
上述议案披露,该债券工具的发行包括境内外市场,期限不少于1年期;损失吸收方式是,当中国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可通过减记的方式吸收损失。决议有效期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至2025年8月29日为止。
事实上,对于国内银行TLAC非资本债券落地实施,监管部门已酝酿多年。早在2021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对总损失吸收能力定义、构成、指标要求、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其中要求,我国的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须于2025年1月1日实施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TLAC监管指标有两个。一是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2025年须达到16%、2028年须达到18%。二是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2025年须达到6%、2028年须达到6.75%。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创新的债券品种正式推出。
2022年6月,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等人撰文指出,TLAC监管规则在我国的落地实施,有利于完善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框架,增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同时,我国正式推出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创新型工具,进一步拓宽了国内G-SIBs的TLAC补充渠道,丰富了债券市场产品序列,对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大行或将陆续发行
去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的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显示,我国有五家国有银行入选。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建行位列第二组(1.5%附加资本要求),交行位列第一组(1%附加资本要求)。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此前研报分析称,由于目前我国尚无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因此,各家银行TLAC风险加权比率可近似看作是资本充足率与缓冲资本之差。截至2023年三季末,工行、中行、农行、建行的TLAC风险加权比例分别为14.8%、13.3%、12.6%、13.6%,静态看,在不考虑使用豁免规则情况下,几家大行距离16%的达标要求均有一定潜在缺口。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研报称,根据我国的监管政策,根据2023年半年报数据测算,四大国有银行TLAC缺口约2万亿,虽然银行资本补充缺口有限,但考虑银行净息差收窄问题,仅仅依靠银行内生增长以及到期资本工具续发,很难完全满足考核,需要外部力量提供支持。
不过,该团队强调,随着2024年《资本新规》落地及监管部门可能提高存款保险基金认定比例,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还将减轻。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撰文分析认为,预计四大行近期陆续披露关于发行TLAC债的董事会决议。尽管部分大行2025年初达标TLAC已无压力,但预计也将适量发行TLAC债。
廖志明分析称,按照监管审批流程,董事会决议及股东大会通过后,需要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人行审批,人行将TLAC债纳入对发行人金融债券的余额管理范畴。额度批复两年有效。考虑到审批流程需要一些时间,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将发行中国首单TLAC债,四大行年内可能都将适量发行TLAC债,后续交行预计也将发行TLAC债。
对于债券市场投资的影响,廖志明认为,TLAC债落地后,大行可能减少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的净发行规模,比如,主动赎回永续债后转而发行TLAC债,从而有效地降低达标成本。这将使得银行资本债更加稀缺,可能进一步压低银行资本债利差。
明明团队也表示,TLAC资本补充工具的顺序劣后于商业银行普通债,而优先于次级债券,秉承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其票面利率也应介于两者之间。同时,TLAC债也可以以更短的期限发行,减少票面利率中的期限溢价。此外,TLAC债发行机构为系统重要性银行,信用风险较低,“类利率”特征明显,兼具交易和配置属性。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