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广州银行的主板IPO申请于2023年3月3日被深交所受理。如今,一年过去了,IPO进度条上广州银行依然停留在受理阶段,距离问询阶段似乎遥遥无期……
究其原因,除了本身存在的诸如增收不增利、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深陷多起行政处罚及诉讼缠身、报告期原董事长涉严重违纪违法被审查调查等硬伤之外,广州银行已错过了A股IPO的最佳窗口期,历时十五年之久的战略目标恐怕已化作南柯一梦……
多位保荐代表人对机构之家表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之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力,在IPO审核上暂不予支持。
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自兰州银行2022年1月17日挂牌上市之后,在之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A股无一家商业银行成功实现IPO……
一、历时十五年之久、一波三折的IPO之路
经机构之家梳理,早在2009年,时任广州银行董事长姚建军便在年度业务发展计划中表明上市意图(图1),但后续却因股权过于集中问题并未有实质性进展。
图1广州银行2009年年报
截至2017年末,广州银行第一大股东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50.01%。直到2018年6月,广州银行顺利引进南方电网等7家战略投资者,股权得以优化,该行于是在当年年报中直言,全面启动A股上市工作(图2)。
图2广州银行2018年年报
2020年6月,广州银行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同年11月获证监会反馈意见,广州银行遭到了证监会的灵魂拷问。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反馈意见》,要求广州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部分年度监督指标低于指标标准、股东股权等高达51项问题进行回复(图3)。
直到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深交所受理了广州银行的上市申请,该行于同年9月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补充披露了截至2023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等信息。
时过境迁,作为唯一一家还未上市的一线城商行,广州银行在IPO之路上蹉跎了近15年,本次冲刺上市,广州银行能否如愿?
图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增收不增利、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
广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是一家主要经营地位于广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截止2023年6月30日,该行已开业机构179家,包括总行1家,分行机构16家(含信用卡中心),支行155家及信用卡分中心7家。
2023年,广州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位列第212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位列第42位,企业发展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根据该行2023年9月更新过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州银行资产总额7964.22亿元,符合第一档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此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行为广东省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法人城市商业银行,同时其资产规模位列主板在审商业银行第一位。
虽然广州银行的发展稳中有增,但是机构之家注意到,在近年来持续推进上市工作的背后,其净利润却背道而驰,并且贷款不良率连连攀升,已连续两年表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数据显示,广州银行2020-2023年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9.18亿元、165.64亿元、171.53亿元和84.45亿元,可见营收增幅明显(图4);2020-2023年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分别为44.55亿元、41.01亿元、33.39亿元和16.32亿元,2020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42%,净利润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是什么原因让广州银行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图4广州银行招股说明书
究其原因,机构之家发现,其招股书中表露出广州银行在贷款环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广州银行解释称“受行业政策调控、信贷风险事件频发等影响新增部分不良贷款,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增长较快,因此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
贷款业务是广州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各期,其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分别占当期利息收入的74.20%、70.81%、73.97%和75.75%,由此可知贷款业务风险是广州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部分。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0%、1.57%、2.16%和2.35%,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资产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这使得广州银行每年不得不增加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87.97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60.20亿元,贷款减值准备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从2.65%提升至3.65%。但拨备覆盖率却持续下降,分别为241.75%、189.43%、155.32%和155.63%,说明处置不良贷款而使得拨备消耗加大。
另外,广州银行还存在贷款客户集中度高、贷款行业集中度高和贷款地域集中度高的问题。截至2023年6月30日报告期各期末,该行向广州地区客户发放的贷款和垫款余额分别为1964.40亿元、2300.49亿元、2743.69亿元和2624.92亿元,分别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9.40%、59.27%、61.17%和59.94%。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了解到,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40.38%,这部分贷款去向主要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与零售业等。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将近50%。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州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2.23%、3.23%和4.41%,其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该行整体的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4%、1.44%、0.89%和1.17%(表1)。
表1广州银行招股说明书
目前,广州银行前十大不良贷款客户中,多为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企业,合计贷款余额9.55亿元,在前十大不良贷款客户的贷款总余额中占比超过33%(表2)。
这意味着,但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出现状况,广州银行将会受到波及。早在2022年8月,“宝能系”融资平台钜盛华暴雷,债务逾期总额高达375.04亿元,涉及12家信托公司、11家银行、3家证券机构,广州银行就身在其中。涉及广州银行及辖属支行共计贷款金额34.29亿元,逾期原因皆为流动性困难。
表2广州银行招股说明书
三、深陷多起行政处罚、诉讼缠身
除了盈利能力承压之外,广州银行近几年还面临着多起行政处罚和诉讼缠身的问题。
2022年8月,广州银行深圳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尽职、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违规发放个人贷款、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被中国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罚款120万元(图5)。
图5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告
同月,广州银行淘金支行又因违规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被中国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罚款25万元。同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肇庆分局对广州银行肇庆分行贷款管理不到位罚款66万元。
202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因广州银行涉及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业务管理规定等七项规定,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警告并罚款896.9万元。
同年11月,广州银行及辖属支行接连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广东监管局处罚,处罚原因有未按规定进行贷款风险分类、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专项债权融资计划违反规定、随意调整客户信用评级、线上消费贷款业务贷后管理不尽职、员工协助挪用贷款资金、违规出具询证函回函等等,罚款千万(图6)。
图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从监管机构对广州银行的处罚原因可以发现,广州银行之所以有这日渐增长的不良贷款率,说明内部合规管理有一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州银行作为原告和申请人且单笔涉案争议金额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尚未终结的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共96件,相关诉讼案件所涉表内业务为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同业借款、保理融资、金融投资类业务,所涉表外业务为银行承兑汇票类业务和银行保函业务。
四、管理层问题频现、原董事长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调查
广州银行的上市之路,或因前高管涉嫌违纪再添一层阴影。
2023年11月,据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消息,广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姚建军,1957年8月出生,历任广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前身)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2017年辞去公职。距其被查,姚建军已退休6年。
机构之家注意到,姚建军在广州银行任职长达15年之久。此次对姚建军的处理给广州银行再次带来舆情。
图7广州市纪检委官网发布
此外,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广州银行存在多名高管超期任职的现象。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州银行高管黄程亮、林耿华、卓华任职期限均已“服役”超过7年(图8)。
图8广州银行招股说明书
兜兜转转长达十五年之久,广州银行显然已错过了IPO的最佳窗口期,即使未来商业银行IPO重新开闸,带着满身业绩硬伤及风控硬伤的广州银行,闯关之路恐怕也将充满荆棘坎坷。与其如此,不如当下撤回IPO材料,苦练内功、静水流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