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全社会所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官方释义,新质生产力就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各行各业正在加速面临自身的产业“大考”,生物科技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被寄予厚望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物制造领域,华熙生物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早于2018年起就开始积极布局合成生物技术、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以及推动数字化变革等,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
打造新质生产力,合成生物自带“基因”
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六大产业之一,凭借其菌种、细胞、酶等代谢或催化功能,能够创造出众多产品,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领域,合成生物技术以其对传统生产制造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基因组测序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更被视为“未来产业”的新核爆点。其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合成生物细胞工厂,生产出过去只能通过动物提取、植物提取或化学合成获得的物质。无论是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葡萄糖和脂肪酸,还是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等,背后都有合成生物技术的影子。据预测,全球大约60%的物质有望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生产。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合成生物学的绿色底色,与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不谋而合。研究统计显示,与石化路线相比,合成生物制造产品平均能够节能减排30%至50%,未来这一潜力甚至可能达到50%至70%。
合成生物不仅展现了高效率、低能耗、前沿性等特征,更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作为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合成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且正逐步迈向合成生物的“生物智造标杆、全产业链标杆、绿色制造标杆”,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市场布局,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锚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才能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引领性上。
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主体,企业必须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卡脖子”难题,打造更多原始性创新、颠覆性技术,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华熙生物始终秉持“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企业发展逻辑,将科学技术作为底层支撑,并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2022年,华熙生物将“合成生物”上升为公司战略层面,并进行重点布局和深入推进。目前,公司已经成功搭建起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建设了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
2023年,华熙生物继续推动合成生物战略布局的落地,并成功推动众多新原料产品上市。除了长期深耕的透明质酸领域外,华熙生物还在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等六大类物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建立起约百余种活性物质库。
在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和中试成果转化平台的支持下,华熙生物相继推出了BioyouthTM-EGTPure超纯麦角硫因、HybloomTM微真、UltraHA®-CWS透明质酸钠(冷水速溶)等多款生物活性物质原料。此外,微交联透明质酸粉末产品HyacrossTL200、Hyatrue®透明质酸钠(MDⅡ-L、MDⅡ-R)、阳离子HA、脂肽、酶法唾液酸、多聚寡核苷酸等产品也已完成试产,红景天苷、甘油葡糖苷、人乳寡糖和肌肽等产品则进入中试阶段。
此外,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华熙生物积极与国内外20余家知名科研院校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究,加快产业转化和成果落地。
强化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释放活力
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作为一种更高形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要求企业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发展方面积极投入,进而提升生产力的水平。
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精度和良品率。华熙生物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2022年将数字化转型列为五大战略任务之首,并加大投入力度,巩固大运营体系建设,以实现全面降本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