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涨价背后:国铁去年收入1.25万亿创历史新高!网友不理解:票价已经很贵了,为什么还要涨价?

资本角色

高铁涨价背后:国铁去年收入1.25万亿创历史新高!网友不理解:票价已经很贵了,为什么还要涨价?

文 | 新浪财经 张俊

“高铁票已经很贵了,为什么还要涨价?”

今年6月起,四条高铁线路将迎来同时涨价,幅度在19%―20%不等。这个消息在网络上炸了锅,不少网友表达了反对意见。在新浪财经发起的一项微博投票中,有近八成的网友对此投出了反对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日前刚刚公布了2023年财务数据,不仅收入大增,净利润还实现由负转正,达到33.04亿元,经营业绩创造了历史上最佳。

此时再祭出涨价大招,国铁集团该如何平衡用户意见与经营发展的矛盾?

近八成网友反对高铁涨价

近日,中国铁路12306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公告显示,今年6月15日起,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线路将调整客运票价。

上述四则公告均指出,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实行多档次、灵活折扣的浮动票价体系。根据媒体实测,此次四条高铁线路票价涨幅在19%―20%之间。

实际上,此次多条高铁线路涨价早有迹象。

2023年12月,12306 App迎来改版,最大的变化是新增了折扣信息。

铁路部门在执行浮动票价时,一般会表示票价“有升有降”。但据界面新闻报道,其统计部分线路票价发现,涨价的车次数一般高于降价车次数,总体上这些线路票价也上涨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涨价也是铁路部门近年来对高铁票价涨价幅度最大的一次,距今最近的一次涨价是在2021年6月,京沪高铁二等座最高票价由598元提升至662元,涨幅10.70%。

此次涨价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认为,对于普通老百姓(603883)来说,高铁票价已经够贵了,还要涨价,快要坐不起了。

根据新浪财经发布的一则微博投票显示,对于此次高铁票价上涨,77%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票价已经很高了;有17%的网友支持,认为有利于健康运营;而6%的网友则表示无所谓。

对于此次高铁涨价,国铁集团相关人士对外回应称,此次提价旨在通过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潜在的客运消费,从而促进客流增长,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不过,不少网友对于这个回应并不买账:“涨价还促进客流增长?”“已经比飞机贵了,乘飞机越来越划算了。”

国铁集团去年刚创下业绩新高

上述国铁集团相关人士在对外回应中还提到,高铁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高铁线路的建设、维护、车辆购置和人员管理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保证高铁的可持续发展,铁路部门需要在保障旅客利益的同时,寻求合理的盈利模式。通过适度提高高铁票价,可以为高铁运营提供更充裕的资金保障,进而提升高铁的运行品质和服务水平。

新浪财经查阅国铁集团的财务数据发现,前些年国铁集团确实处于大幅亏损之中。

数据显示,2022年国铁集团实现收入11272亿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受疫情超预期影响客运收入减少,净利润亏损696亿元,同比扩大39.48%。

国铁集团表示,2022年国铁集团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铁路客流总体处于低位运行,客运收入大幅减少。

不过到了2023年,国铁集团的财务状况大幅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080.48亿元,同比增长16.1%;净利润一举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21.09亿元,而在上半年国铁集团还亏损110.86亿元。国铁集团城,疫情转段后,随着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铁路运输经营持续向好。

而2023年全年,国铁集团总收入完成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由负转正,且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3.04亿元。这也是国铁集团经营业绩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总收入与净利润双双打破历史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国铁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京沪高铁也在近日交出了一份创纪录的业绩。

财报显示,京沪高铁2023年营收406.83亿元,同比增长110.40%;归母净利润115.46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7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度,京沪高铁业绩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一季度营收101.06亿元,同比增长13.06%;归母净利润29.63亿元,同比增长33.11% ,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对于此次高铁涨价,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票价调整应基于市场竞争和乘客选择。如果铁路部门能够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乘客,那么票价上调也是合理的。但同时,铁路部门也应该关注到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乘客,他们可能因为票价上调而选择其他更便宜的出行方式。

“总的来说,票价调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铁路部门和乘客共同努力来寻求一个平衡点。”他说。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杭州车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