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和1月29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两次来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英力股份全资子公司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米新能源),了解公司组件项目进展情况。
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2022年,英力股份进军光伏产业,设立飞米新能源,主要从事新型太阳能(000591)电池、高效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同年,还购置了一条500MW晶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线。
不过,记者到访时,门口安保人员表示,工厂现在并未生产。厂区里,两位自称为公司员工的人也表示,光伏已经停产几个月了。对此,英力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则予以否认。
1月29日上午,记者提出希望参观公司P型组件生产线,英力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参观工厂需要提前预约。对于当前组件生产线是否已经停产,对方未在电话里作答。
1月27日,英力股份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800万元~4000万元,同比上年扩大。而主要原因之一为“因光伏新业务开展的前期投入较大,市场变动剧烈,项目进展及结算暂时未达预期”。
1月27日下午和1月29日上午,每经记者两次来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英力股份全资子公司飞米新能源,了解公司组件项目进展情况。图为飞米新能源厂区 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员工爆料项目停产3个月
2023年,光伏产业链成本加速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组件招标价跌破1元/瓦,现报价最低至0.79元/瓦。英力股份选择进军的正是竞争激烈的光伏组件领域。
2022年11月,英力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飞米新能源,注册资本1亿元。同月,飞米新能源向常州朴阳购买一条500MW晶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合同总金额1400万元。据公司介绍,该条生产线主要生产P型光伏组件。
2023年4月,飞米新能源与舒城县人民政府签订《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及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协议书》,计划总投资10.4亿元进入N型电池及光伏组件项目,其中电池生产线投资2.4亿元,封装产线投资0.8亿元……
去年6月公司披露,飞米新能源签订了一份价值7280万元的光伏组件生产线产品采购合同。其中,向江苏宏瑞达购买一套HORAD光伏晶硅电池组件车间全自动化流水线,合同总金额4380万元;向苏州晟成购买一套光伏组件自动线,合同总金额2900万元。
2023年10月,公司披露:“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已投入9000万元左右。目前还没有盈利。”
2023年11月,公司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中提到:“公司从江苏宏瑞达和苏州晟成购买的N型的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预计是在明年1月份可以安装完成;产能2.4GW也会在1月份实现。”
1月27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公司N型光伏组件的项目施工现场。从现场情况来看,计划建设的9栋楼已经封顶,其中7栋为厂房,目前2栋厂房已经有设备进入并封存,设备未有开工迹象。安放设备的厂房门窗上贴有密封条,写明“于2024年2月19日前不得启封”。另外5栋厂房仍未建好。
那么,公司预计2.4GW的产能又如何在1月实现?
关于光伏组件的产能建设情况,1月26日,记者向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此外,从公司披露的内容来看,光伏组件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约0.01GW。而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等统计,仅前十大组件厂商出货量就超过了160GW,公司的出货量几乎可忽略不计。在2023年8月投资者调研时,公司表示:“在今年年底2.4GW光伏组件的产能要落成,在三年之内争取到20GW的组件产能。我们预计在明年把TOPCon的电池片生产线落成。”
为了解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情况,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舒城县的英力股份全资子公司飞米新能源。厂区里,一位自称从事光伏业务的员工表示,已经停产3个月了。另一位穿着公司工服自称在英力股份从事后勤工作的老员工表示,光伏从去年中秋节过后就没生产了。
英力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向记者否认了停工的说法:“没有停工,组件我们前期备了一些库存,现在它的价格可能有一些波动,所以可能说整个进度没有那么快了。它(飞米新能源)主要在做电站项目,整个生产线不像前期全部在生产组件。”
组件投资也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公司此前表示,光伏组件业务拟投资规模较大,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投资资金压力。截至2023年6月末,已投产光伏组件产能约500MW,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拟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剔除英力转债未使用募集资金外,公司现金类资产规模约1亿元,难以覆盖光伏领域的资本开支。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29亿元,同比下降25.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7亿元,货币现金1.31亿元,负债上,公司短期借款2.15亿元,应付款项7.58亿元。
飞米新能源N型光伏项目建设现场 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拟巨资投向海外电站业务
投资光伏组件,让公司面临价格下降挤压利润的挑战,库存积压也可能造成存货价值下跌。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英力股份光伏实现收入222万元,毛利率-4.19%。
去年9月,公司表示:“公司先前购买的一些原辅料价格高,但光伏组件销售价格又降了。仅原辅料这一部分,飞米公司就亏了数百万元。”
2023年10月,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现在公司光伏板块的重心是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电站项目建设,光伏设备投资将视公司市场开拓情况稳步跟进。”
英力股份期望借电站业务消化组件库存。1月25日晚,公司称为开发海外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发展海外光伏电站,带动国内组件外销并实现技术创新,飞米新能源拟与莱茵控股共同投资设立“荷兰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荷兰飞米),其中飞米新能源出资1235万欧元,持股95%。
资料显示,交易对手莱茵控股成立于2023年9月21日,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不做具体经营),主要代理Sungrow逆变器和BYD电池模块。而Sungrow逆变器是阳光电源(300274)旗下产品。
根据公告,荷兰飞米主要围绕新能源电站展开业务,由飞米新能源运营并派出管理人员,莱茵控股则利用人脉关系和项目资源,开发光伏、储能电站等新能源资源,并利用供应商、客户资源获得更多的新能源电站资源。
从细分场景来看,不同场景下的光伏电站建设对质量和安全、研发能力、资金周转要求不同。此外,公司是否具备开展电站业务的能力以及匹配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还有待进一步披露。2023半年报曾介绍,飞米新能源负责人鲍殿峰曾在多家公司任职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副总经理滕志荣在物料、物流、采购等方面具有经验,研发和产品经理陈兵在N型、P型、HJT等电池研发、设计、制造上有经验。
曾变更客户收入确认方式
上市一年多的时间,就决定从消费电子跨界到光伏,背后是英力股份主营业务面临的窘境。上市公司曾表示:“笔记本结构件总量是有天花板的,行业也不太可能一家独大。同时,资本市场对这个细分行业的估值较低。”
上市前,公司第一大客户与第一大供应商均为联宝科技。2021年、2022年,公司向联宝科技的销售额分别达到9.49亿元、7.5亿元,占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56.17%、54.62%。向联宝科技的采购额分别为4629.87万元、3443.39万元,占总采购额比重分别为4.62%、6.78%。
2022年,英力股份首个上市完整年业绩“变脸”。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235.80万元,同比下降15.86%。公司分析,主要是受到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整体下降,部分品牌客户将订单移往东南亚、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近两年大量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快速增加所致。
2024年1月25日,公司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报告》,对2021年会计收入进行追溯调整,调减2021年营业收入5859.62万元,调减2021年度营业成本5859.62万元。
公司1月17日《关于安徽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的整改报告》中解释,存在前期会计差错的主要原因为2022年度,结合合同约定条款及交易实质,判断公司对采购的触控板不具有控制权,向联宝的销售收入按照扣除采购触控板成本之后的净额确认。
不过,这一说法与招股书中的描述矛盾。在2021年3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第1-1-7页中,公司强调:“发行人与联宝之间的采购和销售业务相对独立,双方约定所有权转移条款。发行人采购触控板、指纹锁后按照存货进行后续管理和核算,联宝没有保留触控板、指纹锁的继续管理权。发行人根据联宝要求向其销售嵌入触控板或指纹锁的结构件模组产品,发行人在从事上述交易时的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而不是代理人。”
因此,上市前,公司强调与联宝科技的销售和采购独立,并且自己承担了存货的管理责任,是交易的主要责任人而非代理人。
英力股份在《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客户联宝科技2022年度收入确认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核算,未对可比期间2021年度进行追溯调整,导致该部分收入确认存在会计差错未更正情况。
由于收入确认方式变更,公司对2021年上市之前的收入是否需要追溯调整?1月24日和1月26日,记者两次向公司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