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在上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风险频发,股价疲软
2月7日,股价低迷已久的ST世茂股价持续走低,全天下跌3.96%,股价来到0.97元/股,跌破了1元每股的退市预警线。随后,公司发布了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不过,2月8日,ST世茂大涨5.15%,报收1.02元/股。
股价低迷背后,是公司不断披露的风险事件。2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终止对公司主体及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中期票据及PPN的信用评级。
更早之前的1月31日,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本月新增2.58亿元未能按期支付。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公开市场债务、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累计114.51亿元未能按期支付。
ST世茂公告中解释,2022年至今,该公司销售情况大幅度下滑的形势没有好转,2023年1―12月销售签约额仅70.6亿元,较2021年同比下降约75%,较2022年同比下降约23%。此外,公司融资渠道收窄、受限的局面也未改观,公司仍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ST世茂表示,公司将在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持续与债权人开展沟通协商,在避免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采取调整兑付方案、展期还款、票据置换等多元化债务化解方式,打磨和实施方案,全力加快推进方案成形,认真负责地配合主承销商的工作,落实投资者保护机制。
关于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将持续与债权人友好协商,通过合理展期的方式以保持各项融资平稳有序。2023年至今已完成合计20.11亿元的债务展期,前述未能到期偿还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中,有约28.75亿元的债务已与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展期方案,将尽快推进落实。
ST世茂表示,公司因阶段性资金紧张导致未能如期偿还债务,会面临支付违约金、罚息等额外费用以及银行账户被冻结,抵押资产被查封等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公司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并在与金融机构和持有人会议的沟通协商机制下,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案,积极解决当前问题。
ST世茂的业绩也令人担忧。该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0亿元到-33.4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26亿元到-26.84亿元。
世茂集团压力难消
ST世茂是闽系地产公司龙头世茂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之一。世茂集团创始于1989年,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世茂集团、ST世茂以及世茂服务。其中ST世茂在上交所上市。
世茂集团在中国豪宅市场颇有地位。1994年,公司进入北京,开始投资高端住宅项目。1999年,公司进入上海,在浦东黄浦江沿岸建造了首个住宅――世茂滨江花园,开创了“滨江模式”。
此外,世茂集团在商业地产、酒店等领域也不乏明星项目。曾在中国各地打造了30座超200米的地标建筑,如上海世茂广场、杭州智慧之门、长沙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2018年,历时12年建成的世茂深坑酒店,也曾震撼市场。
世茂集团一直以稳健形象示人,不过2018年前后,公司发展骤然加速。2015―2020年,世茂集团签约销售额从670亿元大幅增长至3003亿元,2019年与2020年,世茂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房企销售额前十。
2019年,世茂集团还在市场上频频出手,先后接盘明发集团、万通地产(600246)、泰禾集团(000732)等多家危机房企的数十个项目,一度令市场侧目。
迅猛扩张背后是高企的债务,行业风向的转变使得杠杆持续走高的世茂集团现金流终于难以维持。2022年7月,世茂集团发布公告称,一笔7月3日到期的10亿美元公募债券,未能进行本息偿还。世茂集团加入“爆雷”军团。
此后,世茂集团连续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但是和巨额的债务相比似乎杯水车薪。
根据世茂集团发布的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世茂集团的有息负债总规模约为510亿美元,其中境外债务约140亿美元,境内计息债务约250亿美元,应付关联方款项约30亿美元。现金结余合计约220亿元人民币,大部分受预售及其他监管安排限制,整体流动资金受限。
2023年,世茂集团累计合约销售428.2亿元,较上年865.2亿元,下降50.51%;累计合约销售面积294.66万平方米,较上年537.39万平方米,减少45.17%。
如今,作为境内重要融资平台的ST世茂拉响退市警报,无疑给整个世茂集团增添了更大的压力。